科学运动时间表出炉!选错时段,健身变伤身
清晨五点的公园、深夜十一点的跑道,总有人挥洒汗水。很多人坚信“早睡早起运动好”“睡前跑步助眠妙”,却不知这样的运动习惯,可能正在悄悄伤害身体!最新科学研究颠覆认知:选错运动时间,不仅白费力气,还会增加死亡风险?究竟何时锻炼才能事半功倍?答案或许和你想的不一样!
图/andrea
多项权威研究给晨练、夜跑“泼冷水”。2023 年《自然·通讯》的研究显示,清晨5点到11点运动,全因死亡风险、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;而11点到17点运动,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1%,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直降28%!2025年该期刊又揭示,睡前4小时内高强度运动堪称睡眠“杀手”,会导致入睡延迟80分钟、睡眠时长缩短42.6分钟,还会扰乱心率。广东省中医院专家指出,清晨6-8点是血压高峰期,运动易加重心脏负担;夜晚运动则会激发阳气,扰乱人体“日落而息”的节律。
图/markus
科学运动也需要讲究“天时地利”。上午8点到10点堪称黄金时段:《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》超8.6万人的研究证实,这个时段锻炼,冠心病风险降低16%,中风风险降低17%;《国际癌症杂志》还发现,它对乳腺癌、前列腺癌有显著预防作用。对上班族而言,下午16点到18点是绝佳选择,此时人体肌肉韧带活动充分,心率血压平稳,最适合开展运动锻炼。
图/davide
除了运动时间段,运动时长和强度也大有学问。《柳叶刀·精神病学》研究表明,单次运动30-60分钟最佳,45分钟效果巅峰,超过90分钟反而有害。锻炼应“有氧+力量”双管齐下:跑步、游泳等有氧运动锻炼心肺,深蹲、弹力带等力量训练增肌防流失,尤其40岁后每周2次力量训练,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。运动强度以中等为宜,微微喘气能说话但无法唱歌,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%-85%,才能安全有效。运动是健康投资,但用错方法可能事倍功半。别再盲目跟风晨练夜跑,选对时间、练对强度,才能让每一滴汗水都化作健康的基石!
文章内容来源参考/人民日报